学校概况 学院专业 重点学科 国际交流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学校概况 - 特色专业 - 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介绍
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介绍
特色专业  最后更新时间:2014/4/18 10:50:34 点击:
 
 

结构工程         环境工程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结构工程学科介绍

结构工程学科是1956年由原东北工学院建筑系、西北工学院土木系、青岛工学院土木系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土木科合并而成,学科历史源远流长。并校后学科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结构工程学科于60年代开始招收研究生,文革期间中断,1981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几十年来,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使学科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被批准为原冶金工业部和陕西省重点学科,并于1998年获准设立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获准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结构工程学科获准国家重点学科,成为西北地区唯一的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结构工程学科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教学科研实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24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23名,讲师和工程师19名。教师中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教工总数的85%以上,现有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40人。

多年来,结构工程学科形成了相对稳定并具有特色的十余个研究方向。其中钢结构、组合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可靠性与耐久性、新型结构体系、古建筑结构及其抗震等方向的研究在国内具有较强的优势。

钢结构在著名钢结构专家陈绍蕃教授的带领下,以钢构件和钢结构的稳定理论研究为基础,在钢结构非线性稳定分析、轻钢结构研究、钢结构的地震反应、动力荷载下钢结构塑性性能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混凝土组合结构我校是国内开展这一领域研究最早的单位之一,在大量结构静、动力试验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目前,正在深入开展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钢与混凝土粘结滑移等方面的研究。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结合国家规范、规程的编制开展了大量试验研究,在结构和构件基本性能尤其是抗震性能研究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十余项科研成果被国家和行业规范、规程、标准所采用。目前开展的新型抗震结构体系和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将使这一优势进一步扩大。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可靠度本方向立足工程实际,以当前广泛应用的混凝土结构为对象,系统深入地研究钢筋锈蚀引起的结构性能退化全过程的行为变化,分析并建立结构性能退化规律与模型以及基于性能的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预测方法,建立耐久性设计及评估理论与方法。

新型建筑结构体系本方向以新材料、新结构与新工艺的采用为重要特征,包括新型节能住宅结构体系研究、工程结构的智能控制研究、工程结构减震及新型大跨度复合材料结构研究。推出了一种轻质、高强、节能、抗震的建筑结构新体系——密肋壁板结构。该体系通过国家建设部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古建筑结构抗震中国古建筑是受力复杂的多重隔震、减震结构体系。本方向将在基础性试验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系统的古建筑结构分析理论、抗震理论、加固分析方法及保护措施。

近五年来,结构工程学科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地方重点项目等197项,总计科研经费2093.09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973前期研究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部委及省级重点项目34项。发表论文764篇,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92篇(其中:SCI收录11篇;EI收录158篇;ISTP收录23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75部。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9项。申请各种专利5项。

结构工程学科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多次举办国际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以及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目前,担任国际学术组织理事或被选为终身会员及担任国家级、省级以上学术组织理事(委员)共12人。

在人才培养方面,5年来共授予博士学位153名,硕士学位440名,工程硕士学位130名,出站博士后8名。

作为学科强力支撑的结构与抗震实验室是原冶金工业部和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面积1341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217.89万元,2005年获准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结构工程学科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基地。它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国内一流的结构与抗震实验室,各种大型结构静、动力试验系统和测试设备齐全。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学科依托国家重点学科,立足西部,面向全国,追踪国际前沿,建设成为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基地。

 

环境工程学科介绍

环境工程学科是20世纪70年代国内首批筹建并招收硕士生的环境类学科之一。近30年来,学科建设不断发展:1996年获得环境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准设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2年被评为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使我校成为拥有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全国四所院校之一(其它三所为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2003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在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带动下,我校由5个相关二级学科博士点形成的环境类学科群建设和科研基地建设也有了长足发展,学科实验室于20世纪90年代命名为冶金部环境与市政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2003年获准建设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我校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12省市唯一拥有环境类国家重点学科,并同时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的高校,具备了培养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到博士后科学技术人才的全部学科层次。

环境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建设,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且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20世纪末期形成的水和废水的深度处理理论与技术、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水资源保护与微污染控制、环境模拟与生态调控等5个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近年来,注重学科融合和新兴、前沿研究领域的发展,新增设了室内环境与污染治理技术、环境友好材料、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环境设计等3个新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拓展了学科研究领域。

环境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汇聚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学科目前拥有14名教授、14名副教授,其中10名为博士生指导教师,8名为留学归国人员。学术骨干中包括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等中青年高层次人才。

2000年以来,学科承担或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九五攻关项目2项、国家“973”项目2项、“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国际合作项目9项,以及教育部、国家环保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水利部、陕西省等省部级攻关与基金项目4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近20部,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00余篇,申报与授权国家专利20余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2项。

在人才培养方面,5年来累计培养55名博士毕业生,260余名硕士研究生。主持完成教育部、陕西省教学改革项目6项。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作为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重要支撑条件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重点实验室,拥有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200多万元,在环境分析与测试、水和废水处理与回用、空气污染分析与测试、水污染与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与实验条件。

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与国外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国际水协会(IWA),日本九州大学、北海道大学、东北大学、日本大学、日本水环境协会、英国卡迪夫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法国国立环境生物实验室、挪威科技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实质性的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人员互访、高层次人才培养等多种学术活动。2005年,学科成功地主办了IWA西安国际会议,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这些活动有力的扩大和增强了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面向十一五和今后的发展,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又制定了新的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努力争取在科研经费、三大检索论文收录、专著出版、专利申请、科技获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力争使2-3个研究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设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基地,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瞄准国际前沿,以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建设高水平的环境类学科群。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梁思成先生在东北大学创立建筑系。在1956年院(系)调整中,在原东北工学院建筑系、苏南高等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科等基础上组建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后扩展为建筑学院。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早在1981年就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准建立建筑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点先后在1994年、2000年和2006年连续三次以优秀级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的评估。1992年被原冶金工业部评为重点学科,1998年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2002年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教学科研实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14名,副教授19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名,占学科总人数的的52.9%。

目前,该学科是我国可以培养建筑学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全系列人才的重要单位。其优势和特色研究方向包括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振兴、西部绿色建筑体系、地域建筑设计理论及方法、西部建筑基础理论与数字仿真等。

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振兴 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以西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丝绸之路为线索的古迹遗址保护、以少数民族地区为背景的多民族建筑文化研究。

西部绿色建筑体系 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黄土高原城乡人居环境、长江上游传统民居再生、青藏高原人居环境、戈壁绿洲型人居环境等。

地域建筑设计理论及方法 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基于西部地域文脉的建筑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西部城镇低成本居住建筑体系、西部贫困地区乡村建设体系。

西部建筑基础理论与数字仿真研究 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建筑相似理论及其实验研究、西部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数字技术应用研究、西部城市与建筑物理环境仿真模拟、西部城乡建设专家系统及信息数据库。

在人才培养方面,20012006年,本学科点招收博士生共计48名,授予博士学位12名。本学科跨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所、城市与建筑研究所和建筑与环境研究所3个研究所,下设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西部建筑科技重点实验室,一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国家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07年,陕西省西部建筑科技重点实验室成为科技部和陕西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同时,中国建筑学会生土与窑洞建筑分会、教育部的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远程教育平台建筑数字博物馆以及科技部中国数字科技馆的建筑博物馆设置于本校。学科与挪威科技大学成立了中国挪威建筑研究工作室,与意大利罗马大学成立了东西方历史城市保护研究中心。这些研究平台为学科进行高质量的国内外交流创造了优越条件。

本学科与西安市文物局合作成立西安城市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在秦始皇陵博物院、汉阳陵遗址公园、汉长安城文馆所、唐大明宫国家大遗址保护示范园设立了试验基地,在陕西延安地区建立黄土高原新型窑居试验基地,在西藏拉萨建立高原极地太阳房综合应用试验基地,在新疆喀什地区建立低成本抗灾害适宜性建筑体系试验基地。

目前,建筑设计其理论学科在继承传统优势、保持国内领先地位的基础上,继续拓展研究领域,结合信息化时代特征,在数字化建筑及虚拟建筑学等领域的探讨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与肯定。面对地处西部的特殊区位特征,如何进一步将学科优势转化为西部大开发的建设力量等,将会成为该学科今后努力的目标。

转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

 
版权所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13号 邮编:710055 电话:029-82202288 传真:029-82205014 电子邮箱:zhb@xauat.edu.cn